第42章 新人


    京城的天空突然变得阴沉起来,整个城市仿佛被一层灰色的薄纱所笼罩。
    夏日里那炽热而刺眼的阳光,此时却被厚厚的云层紧紧地封锁住,一丝不漏。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湿润的气息,似乎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降雨。
    然而,京城中的人们并没有因为天气的变化而停下脚步,他们依旧忙碌着各自的生活。
    朱厚照像往常一样在乾清宫处理政务,但他也感受到了外界的沉闷氛围。
    他让太监将宫殿的门和窗户都打开,希望能透透气,但扑面而来的依然是闷热的空气,让人感到烦躁不安。
    最终,他无奈地将笔扔到一边,开始陷入沉思之中。
    桌子上摆放着来自各地的奏章以及京城中递送来的文书,这些奏章有的经过内阁票拟,有的则直接呈报御前。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关于崇仁王长子进京的事情。
    这让朱厚照的心情十分复杂,既有喜悦又有忧虑。
    喜悦的是,许多大臣仍然支持他;但忧虑的是,尽管他听取了张永的建议,避免了朝野的广泛讨论,但现在官员们还是自行上书,对这件事展开了热烈的议论,并逐渐形成了两个派别。
    朱厚照无奈地叹了口气,心里暗暗叫苦:“唉,这些个大臣们,怎么就这么多事呢?”
    但身为皇帝,他还是要尽到自己的责任,所以只能继续翻阅那些堆积如山的奏章,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东西。
    他一边翻着,一边皱着眉头,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到底有没有让朕满意的啊!”
    就在他几乎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了一本与众不同的奏章。
    朱厚照立刻来了精神,他迫不及待地拿起来,大致扫了一眼上面的内容。
    这一扫不要紧,顿时让他兴奋不已,两眼放光,好像现了什么绝世珍宝一样。
    有的时候不服是不行,历史上那些能够名垂青史、留名史册的人物,必然有其过人之处。
    这些人,无论在哪朝哪代,都能展现出它们独特的魅力。
    即使换了不同的统治者,这些人依然存在,只是使用者不同而已。
    所以说,无论是谁当皇帝,那些有两把刷子的人,他们的才华和能力始终会闪耀光芒。
    朱厚照仔细读着里面的内容。
    “礼部观政臣张璁奏。”
    “近日朝野有言之陛下过继崇仁王之长子于膝下以奉宗庙事,不合礼制。
    臣闻之,断此乃谬论也。”
    “国朝传位有序,乃祖制也。
    祖训虽有言朝廷无亲子,兄终弟及,乃先帝有嫡次子,兄终弟及之意。
    陛下无亲弟,以侄继之膝下以子,上应天命祖训,下符制度人心………”
    “《礼》曰天下无生而贵者,诸侯、士大夫皆受命于天子方有爵禄,故‘臣子必受命于君父。
    ’……”
    “崇仁王为宪庙孙,孝庙侄,陛下之从弟。
    正德元年受封崇仁,故崇仁王之尊,受之于陛下也……”
    “‘天子之元子,士也’何况崇仁王之长子乎?崇仁王长子无封世子,即无爵禄,岂可承之于崇仁王爵,而做嫡子乎?”
    “臣见此言论而不言之,不忠也,臣奏疏得失,乃责有所归。
    子孝父,臣忠君,乃礼之固然。
    圣人处此,亦当言是。”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