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灭顶之灾之前夜(第4页)
但对江远来说,他的目标肯定不是一起两起案子,也不像是谭所长想象的那样,用很长的时间做一批案子。
这时候,江远完全可以利用1v6的工具痕迹鉴定,将这些案件的痕迹归归类。
别看附近市县的偷油贼不少,还有省内外的团伙来回流窜,但真正吃这晚饭的,也就是三位数的人群。
毕竟,一晚上偷600升油,也就是三千块的收入,两人协作的话,就是人均1000多元。
这些偷油贼要维持生活,作案频率必须得非常快才行。
江远通过工具痕迹鉴定的方式来归类案件,不仅在每年编号贼的名下归类了多起案件,他甚至可以将已侦破的案件归类进来。
换言之,前科犯再作案,就有可能被江远通过工具痕迹鉴定,直接认出来。
即使换了工具,操作习惯其实也是不变的,依旧有判断的基础。
江远甚至连“临时+1”
的技能都没开,1v6就已经足够过分了。
唯一比较麻烦一点的,也就是积累的案件比较多,前溯五年的话,照片多的两三天都看不完。
但要是前溯的时间太短,又怕有些贼还没从牢里出来。
江远为了能将前科犯们重新送回监狱,默默地操着心,然后就听着楼下有人大喊大叫起来。
正好看的眼睛疲惫,江远干脆起身出门,就到门口走廊的位置,往下张望。
走马道派出所的一楼是挑高的大厅,用来接待报案的群众等工作。
所以,从二楼走廊看下去,就能看到报案人的头顶。
眼下,是一名白苍苍的老太太,带着一名扎着丸子头的女孩子。
“江队。”
隔壁房间的民警也在看热闹,笑呵呵的打了声招呼。
江远点点头,且笑道:“你们天天在派出所里待着,怎么也看热闹?”
“今天这个有点厉害的。”
隔壁民警笑道:“报警人的家里人,业余时间搞视频直播,不到一个月,有1000多名粉丝了。
然后就有一家传媒公司的找上门来,自称可以培养她做网红,但要一笔培训费。
报警人不让她汇钱,她就在家里大吵大闹,最后报警了。”
“这是诈骗吧。”
“差不多吧,不过不太好界定。
对方公司要的是培训费,问题是人自己相信,宁可损失钱,也想试试。”
江远点头道:“现在想当网红的年轻人太多了。”
隔壁民警哈哈的笑了出声:“我就猜您会猜不到,想当网红的是这个白头的张婆婆。”
江远一愣,再低头看,此案果然就变得更加生动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