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这下大家都知道了(第2页)


    大齐数百万僧众,当然有一套专门的僧官制度。
    高洋时期,佛教大盛,高洋亲自受菩萨戒,将头放在地上让大高僧法上踩踏。
    相应的,和尚们把高洋尊为转轮圣王。
    (梁武帝在南边也有转轮圣王的称号。
    )
    其实高洋此举,还另有深意。
    当初有佛谶曰:“齐当兴,东海出天子。”
    高洋在兄长高澄死后,为了取得人们的认可,除了统领军队,东征西讨,还为了应谶,在篡位之前特意演了这出“布掩泥”
    。
    因此高齐皇室与佛教的绑定非常紧密,甚至皇室被看作转轮圣王种,也就是刹帝利种,如天保八年《定州定国
    寺塔碑铭》刻有赵郡王高叡是刹帝利种。
    齐国上层,更是礼佛成风,宗室高官,大量的钱帛用来礼佛,不断刻经造像,建造寺庙。
    高湛就曾下令,将三台宫为大兴圣寺,又在邺城中修大庄严寺、大总持寺。
    邺城周围还有云门寺,合水寺等等。
    等快亡国的时候,幼主高恒还在下令为胡昭仪起大慈寺,改为穆皇后大宝林寺。
    北魏时期,本来昭玄寺设有大统一人、统一人、都维那三人。
    到了北齐时期,玄昭统足足有十人,法上为玄昭大统,其他人为通统。
    而在地方州郡,州(镇)设有州(镇)统、州(镇)维那,郡设有郡统、郡维那,县设有县维那,管理境内的大小寺庙,各类僧众。
    可能也只有带着足以灭国的大军,才能彻底改变这种局面了。
    带头的老和尚正是法上。
    他已经七十五岁,身材高大,但是上来年纪有些佝偻,皮肤微黑,须眉皆白,还是颇有一代高僧的风范,魏齐将近四十年中,他一直担任最高僧官——昭玄大统。
    “琅琊王今日匆匆召我等入宫,所为何事?”
    这种老和尚,定然还是有些修行的。
    “昭玄统昙献法师为何没来”
    高俨明知故问。
    这时,法上的弟子融智说道:
    “昙献不是就在宫中吗?今早入宫讲经,应该是一直讲到了现在。”
    高俨笑道:
    “可是太皇太后所请?”
    “正是。”
    高俨用手一指:
    “那便是太后寝宫,诸位可跟我来。”
    和尚们不明所以,跟着高俨走进宫殿。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