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祖宗规矩(第2页)


    赵祯心想,那完了!
    你爹爹我怕是要提前当太上皇了。
    只见赵祯接着又道;“可太宗文皇帝,是太宗文皇帝,韩琦他们根本不需要自己亲自去侦查,他们的手底下,自然有人会帮他侦查。”
    赵昕便道:“那就是我大宋三十年不知兵,已经不会打仗了,连敌人的诱敌之计,都没有看出来。
    如果是太宗文皇帝,看到李元昊,估计只会笑笑。”
    赵祯便忍不住捏了捏赵昕的小脸蛋,说道:“你以为这世上人人都是太宗文皇帝,可现如今就是没有,那你又能怎么办?”
    赵昕:“从奏报中,这不是可以看到一些人才嘛。
    只是爹爹你自己不会用而已。”
    赵祯便道:“哪里?”
    赵昕便道:“不过我有一个疑问!”
    赵祯便耐心地问道:“是何疑问?”
    赵昕便道:“为何出主意的人,是韩琦,而做事的人,却是任福?为何不能让韩琦自己带兵出去?好水川,就是因为任福不听韩琦的,所以才导致了大败。”
    “若是让韩琦出去,即便也有可能会输,但应该不至于被大败。”
    赵昕一脸好奇宝宝的样子,望着自己的爹爹。
    赵祯也是心想,终于还是问到了这个问题了么?
    便道:“这说起来,很复杂很复杂。”
    赵昕:“你说!”
    赵祯便道:“那我就往简单地说,在宋以前,是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是武人的天下,武人自己有兵权,还有各种各样的权利,所以他们杀起自己侍奉的人来,一点都不手软,甚至,今日投靠这个,明日就可以投靠那个。”
    “也就是说,如果这种情况不安排一个像是韩琦那样的人,去盯着任福,任福就有可能带兵反过来,把你爹爹我给杀了。”
    “所以为了限制任福的权力,必须要有一个像是韩琦那样的人,去安排他的每一步。”
    “不能让任福自己一个人,胡乱地来。”
    赵昕便脆生生地道:“这正正就是我大宋打不过西夏的根源!
    文人如韩琦,随便两句话,就要一个真正要去冒死的人,按照对方的话,去冒死。
    即便是打下了西夏,这功劳也是韩琦的,任福只不过一个听取了韩琦命令的人而已。”
    “如此赏罚不明,限制武将。
    军队当中,如何能真正做到上下一心?我以为,大宋这一次的失败,还跟太过于忽视武将,且太过于重用文人有关。”
    赵祯都无语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