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笑着活下去


    【】c0,更新快,无弹窗!
    可是,一年前,还有报纸刊登的文章里,批评李稻花好高骛远,批评她对诺奖的认知太过狭隘。
    批判她写的小说没有内涵,没有深度,德不配位。
    现在诺奖提名的消息传回来之后,风评瞬间扭转。
    反而是之前一直夸奖李稻花,或者是推荐李稻花小说的报纸只是简单的提到诺奖提名的事,有的报纸还会呼吁大家理性看待。
    “能够获奖当然好,没有获奖也不能否认作品的优秀,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优秀的作者和作品。”
    北平文学加班加点印刷的新书也成功派上用场。
    提名诺奖之后,不止是成年人,很多学校也推荐学生们多看李稻花的小说,尤其是李稻花的《华尔街奇遇记》。
    国内作品名字没有更改,主要是《亿万富翁》这个名字实在是不符合国内当前的审美标准,还不如奇遇记呢。
    《亿万富翁》显得太物质,太金钱,太资本。
    “稻花是我们国家非常有名的作家,她从小就沉迷于文学创作,长大后写了很多的优秀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出版,现在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这个奖项,是每年从全世界的优秀作品中挑选最优秀的,稻花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代表着西方达国家也认可了我们国家的优秀作品。”
    一所镇级初中里,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今天上的是写作课,他们写作的内容是《一个农村妇女的自白书》读后感。
    其实学校最想让写的是《华尔街奇遇记》读后感,但是没办法,镇子上的初中生看过这本书的不多。
    学生们买不起,镇子里又没有图书馆,只有县里有图书馆,学生根本没机会看这本书。
    学校倒是有个小图书馆,里面图书不多,只是这个图书馆是做样子的,平时都不开门,只有在领导要来检查的时候才会开门。
    找几个乖巧的学生进去做做样子,按照交代的话应付了事。
    他们倒是想让学生们看课外书,可学校实在是没钱,上面也拨不下款。
    图书馆真要天天开门,里面的书支撑不了多久就得被学生们翻烂,没钱补充,到时候更拨不下款,说不定还会直接被要求裁撤图书馆。
    相比之下,《一个农村妇女的自白书》就容易很多,老师们根据报纸或者是李稻花作品集里的内容,直接摘抄到黑板上。
    带着学生们看一遍,或者是学习一遍,直接就能写读后感。
    这不是某一个班的作文课内容,是这个星期整个学校的作文课内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要写一遍。
    八十年代,国家并不算富强,拼了命的保护住国家,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是展中国家,西方很多是达国家,达这两个字,为西方国家镀上一层金,仿佛他们的方方面面都是顶尖的,而我们是不如他们的。
    至少在这个年代,很多人是这么认为的,哪怕是一些爱国人士,也认为,能够获得西方国家的认可,代表着我们也更达了。
    所以在李稻花否认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她狂,认为她狭隘,这些人不一定都是向往西方,向往阿美莉卡。
    有些人是真的自内心的爱国,希望国家能越来越好,被西方达国家认可,从而踏入达国家的行列。
    实际上,很多时候,他们越是否认我们,才代表着我们做的越对。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