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朝会之争


    【】c0,更新快,无弹窗!
    西夏立国后,其实与大宋有过多次战争,从李元昊开始,西夏便对大宋表面称臣,实则敌视。
    每年边境摩擦不下数十次,升级成战争的也不少。
    但是这一次,西夏打得最用心,三十万大军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
    究其原因,无非是政客的老套路,为了转移国内日渐尖锐的矛盾西夏近年来的朝政被后党把持,「后党」的意思,不仅仅只有梁太后,也包括梁太后的家族。
    其中尤以梁太后的兄长梁乙通权柄最盛。
    一对亲兄妹共同执掌一国大权,怎麽可能不产生矛盾。
    于是这对亲兄妹渐渐有了嫌隙,嫌隙后来慢慢展为敌对,就在去年,梁太后先制人,指使臣下将她的亲哥哥剁成了饺子馅儿。
    从此大权独归她一人,爽了!
    大权独揽之后呢?哎,还没到喝庆功酒的时候。
    梁乙通也是有党羽的,国中还有不少反对她把持朝政的权贵宿老,这些人不能随便杀,除非她不想混了。
    怎麽办?
    政客的老套路来了。
    对外动战争,把尖锐的内部矛盾转移出去,让战争把所有人捆绑在一起,然后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这就是梁太后动战争不惜调集三十万大军的缘故。
    这个套路在人类历史上长盛不衰,千年以后的鹰酱还经常用,战争一旦动,举国上下同仇敌气,再怎麽反对我,你也得捏着鼻子忍了,打完仗再说。
    梁太后大约便是这个心思。
    前线传到汴京的消息滞后,西夏兴兵三十万的消息,着实吓坏了大宋的朝臣们。
    以前你打我顶多用拳头,现在你拎起四十米的大刀砍我,我犯天条了,值得你这麽用力?
    狮子搏兔之姿,不管有没有用,至少挺唬人的。
    三国时的曹丞相打东吴,一句「八十万大军」就把东吴吓得人人愿降,气势够了,往往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现在的大宋就是如此,自从三十万这个数字传到汴京,朝野间便有了议和的声音。
    不丢人,以前也是这麽干的,不然大宋每年送出去的岁币是怎麽来的?
    在大宋以前,那些大儒们如何解说圣贤之论且不说,但自太宗以后,大宋便将「以和为贵」这四个字挥得淋漓尽致。
    花钱买和平丢人吗?
    完全不,正常的商业行为而已。
    大庆正殿上,今日朝会的气氛格外压抑。
    当议和与主战争执的声音越来越激烈时,关乎国家兴衰的走向,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