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十八(第2页)
黄帝一听,立马来了精神,说:“快快快,赶紧的,我这耳朵都竖起来了。”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这阳明之客啊,其实就是说,当你的阳明经(在中医里,阳明经主要指的是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受到外邪侵袭或者内部失调的时候,它就会像一个不之客一样,给你的身体捣乱。
这时候,咱们就得想办法把它给请出去,或者给它调理顺了。”
黄帝点了点头,说:“哦,原来是这样啊。
那要怎么请出去,或者调理顺呢?”
岐伯说:“这就得说到咱们中药的神奇之处了。
对于阳明之客,咱们得用酸味的东西来补它,就像给它喂点好吃的,让它高兴高兴;然后再用辛味的东西来泻它,就像给它吃点辣椒,让它辣得直冒汗,把体内的邪气给逼出来;最后,再用苦味的东西来泄它,就像给它喝点苦茶,让它清清火,消消气。”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说:“哇塞,这中药还有这么多讲究啊。
那你能不能给我举几个例子,让我开开眼界?”
岐伯说:“当然可以啦。
比如说酸味的东西,咱们常见的有山楂、乌梅啥的,它们都能入阳明经,给身体补补元气;辛味的东西呢,像生姜、大葱这些,吃了以后能让人汗,把体内的邪气给逼出来;苦味的东西,比如黄连、黄柏这些,它们都能清热泻火,让身体保持平衡。”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说:“岐伯啊,你这课讲得真是生动有趣啊。
我以前还以为中药都是苦哈哈的呢,没想到还有这么多讲究和趣味。”
岐伯也跟着笑了起来,说:“中药这东西啊,可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它不仅能治病救人,还能让人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呢。”
说到这里,岐伯突然话锋一转,说:“不过啊,陛下,你可别以为知道了这些就能自己开药方子了啊。
中药虽然好,但也得对症下药才行。
不然的话,可是会闹出大笑话的哦。”
黄帝一听,连忙摆手,说:“哎呀哎呀,我可不敢不敢。
我这人就是好奇心重,喜欢问东问西的。
真正看病开药的事儿啊,还是得靠你们这些老中医才行。”
岐伯笑了笑,说:“这就对了嘛。
咱们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没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诊断,怎么能随便开药呢?”
说到这里,岐伯突然想起了什么,说:“对了陛下啊,你最近身体怎么样啊?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啊?”
黄帝一听,连忙摆摆手,说:“没有没有,我这身体好着呢。
就是有时候吃多了点,肚子有点胀胀的。”
岐伯一听,说:“那你这就是阳明经有点堵了呗。
来来来,我给你开个方子,保证你吃了以后肚子舒舒服服的。”
黄帝一听,连忙说:“好啊好啊,那你赶紧写方子吧。”
于是岐伯拿起笔来,刷刷刷地写了一张方子递给黄帝。
黄帝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山楂1o克、乌梅1o克、生姜5克、黄连3克。
黄帝一看,说:“哎呀,这不就是你刚才说的那些药吗?你这方子开得也太简单了吧?”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