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唐太宗世民归天 唐高宗御驾征西(第3页)


    李治面露喜色,说道:“诸卿平身。”
    众臣谢恩起身,分立两班。
    高宗传旨改元,唐高宗皇帝的国号定为永徽。
    天子先是颁布喜诏,通行天下,立王氏娘娘为正宫,立李显为东宫太子。
    一时间,宫中事务繁忙,热闹非凡。
    待诸事安排妥当,天子便转回后宫,珠帘高高卷起,群臣各自散去。
    次日,天子临朝,传旨百官,皆加官一级;天下罪犯,无论已结案还是未结案的,尽皆恩赦,但十恶不赦之人除外;钦赐功臣们筵宴。
    之后,天子召见魏旭,魏旭上殿朝见,高呼万岁。
    天子说道:“魏征乃先王的辅弼之臣,朕不会辜负功臣之子,今封卿为大夫左丞相之职,恩赐蟒袍纱帽。”
    魏旭被封左丞相,在驾前谢恩。
    接着,天子宣徐梁见驾,徐梁上殿朝见。
    天子道:“卿之父为国家出谋划策,助我大唐一统江山,其功不可没。
    今封卿承袭父之军师职位,恩赐锦袍玉带。”
    徐梁领旨谢恩。
    文武官员恩封完毕后,天子对程咬金说:“老王伯,元帅身丧西番,如今我军进退两难。
    朕今欲同王伯御驾亲征,征讨叛逆。”
    于是传旨命东宫太子同魏旭监国,程咬金为前队先锋,大军就此出了长安。
    一路上,浩浩荡荡,晓行夜宿,非止一日,出了玉门关,来到金霞关。
    沿途皆有文武官员迎送,百姓们手持香花灯烛,场面好不热闹。
    不久,大军便来到了寒江关,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樊梨花母女,在衙中孤苦伶仃,度日如年。
    樊梨花早已得知薛仁贵身死的消息,又听闻程老将军出关经过此地。
    她心想,明日御驾亲征,薛丁山难逃弑父之罪。
    我不如写一份御状告他,我通晓阴阳之术,知道薛丁山不该命绝,此番正好惩治他一番,让他心服口服。
    于是,樊梨花将薛丁山弑父、休妻这两大罪状详细写明,扮成村庄妇人的模样,准备告他一状。
    次日辰时,只见旌旗飘扬,日光闪耀。
    前队是藤牌兵,后队是短刀兵,步兵大多携带弓箭,马兵则手执长枪。
    四队雄兵依次而过,随后是全副銮驾。
    两班文武官员,皆骑着高头大马。
    队伍整齐分开:文官身着紫袍,腰系金带,武官身披金甲,头戴金盔。
    羽林军簇拥着天子,天子骑着龙驹宝马,马前有许多太监随行。
    程千岁跟随在天子身旁,眼看就要接近关前。
    此时,樊夫人和樊梨花突然抢出,大声喊冤。
    天子听到喊声,便问两边的军士:“关前何人喊冤?捉来见朕。”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