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战国局势楚篇四(第2页)


    这些人才的流失,无疑会对楚国的展产生负面影响。
    除此之外,大臣间还有其他私怨,例如陈轸与杜赫之间的龃龉。
    苏子所言“无妒而进贤,未见一人也”
    ,虽有夸张之嫌,也反映了楚廷的政治斗争非常普遍,到了危及国家的程度。
    在权贵腐败以及朝廷党争的双重影响下,楚国爆了庄蹻之乱,造成了“楚分为三、四”
    的严重后果。
    怀王时期,楚国的经济十分达。
    在农业方面,土地私有制进一步流行,私有的田地已经可以买卖,产权受到官方保护。
    为了支持农业展,这时的楚国出现了农业信贷制度。
    地方政府向中央申请贷金、贷种,中央经审查后酌情批准,用于扶助农民播种或灾害赈济。
    熊槐亦曾亲自过问并制定贷种。
    在这些举措下,到了怀王中期,湘水流域已成为楚国的粮仓,有“雠、庞、长沙,楚之粟也”
    之称。
    而云梦泽的特产橘、柚,也成为《橘颂》的创作灵感之一。
    手工业方面,这时官营的、私营的、集体的、个体的、家内的手工业并存。
    其中,楚国着名的冶铁中心宛城因出产优质铁器而闻名遐迩。
    商业方面,水陆交通的展为商业运输提供了便利,郢都、宛、陈等都市皆已成为有名的商业城市。
    除了与中原的贸易,楚国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海外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得益于商业的展,关税已成为国家的重要财政收入之一。
    楚怀王熊槐还巧妙地利用税收政策调控经济展,他在偏远些的淮南地区和湘沅诸水流域为鄂君商旅提供免税,从而引导商人进入这些后进地区,用扩大贸易额的方法带动当地的经济开。
    楚怀王熊槐本人喜好文学,也鼓励楚国的文艺创作。
    齐开庄衢之第,楚建兰台之宫,类似于齐国的稷下学宫,楚王熊槐已经有意选拔人才在兰台宫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讲学了。
    相传楚怀王每年都在湘山举行宴会,命群才创作辞赋和音乐。
    楚国官方对文学的重视,客观上有益于楚辞艺术的展。
    战国时期,出于奖励军功等目的,爵秩制度普遍推行,其中以秦为最。
    而楚国的爵秩等级分为五等,分别是列侯(又称通侯)、执珪、执帛、五大夫和七大夫。
    在当时,楚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在垂沙之战时仍有“鲛革犀兕以为甲,鞈坚如金石;宛钜铁矛,惨如蜂虿;轻利僄遫,卒如飘风”
    之称。
    但楚军却也存在军心不稳、无法死战的问题,这与楚王的宽容和对法令不严有关。
    楚怀王熊槐时期的大型战争有五场,分别是襄陵之战、五国攻秦之战、丹阳蓝田之战、灭越之战和垂沙之战。
    在对秦国方面,楚国主要与之展开了商於、汉中、黔中、新城地区的争夺。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