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百越之地二


    第四百三十六章百越之地(二)
    越南北方的京族有严格的饮食礼仪,从平时餐桌上家庭成员的座位,到宴席上菜式的摆设都很讲礼仪。
    烹饪方法非常讲究,原料和调料搭配备受重视,要遵循一定的规矩。
    南方人则性情豪放直爽,餐桌上比较随意。
    这大概是因为北方受汉族儒家文化影响很大,南方人的祖先由于吸收了南岛人的缘故,受占婆文化影响很大,没有汉人那么多规矩和讲究。
    由于受中国文化影响,越南的传统节日与中国相似。
    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盘古节和送灶王节等。
    春节是越南民间最盛大的节日。
    夏历正月初一日为春节。
    按照越南的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日的“送灶王节”
    开始,就算进入春节了,届时,各家女主人都要赶制新衣,连日准备年货,还要清扫房屋。
    除夕晚上,全家吃团圆饭,燃放鞭炮。
    春节主要吃用芦苇叶包的糯米粽子。
    越南人清明节主要是祭祖扫墓;端午节是夏历五月初五,主要内容是吃粽子;中秋节是夏历八月十五,主要内容是吃月饼。
    中秋节以儿童活动为主,所以中秋节又叫儿童节。
    越南的国服是奥黛,又称为越南“长衫”
    ,分为男版和女版,女性身着奥黛更为普遍。
    奥黛通常使用丝绸等软性布料,上衣是一件长衫,两侧开叉至腰部,下半身配上一条喇叭筒的长裤。
    当地人一般在婚嫁、重大节日、外交和会客等正式场合穿着奥黛。
    除了奥黛以外,越南京族妇女的传统服饰过去还有四襟衣和三婆衫。
    四襟衣在二十世纪初以前,曾广泛流行于越南北部。
    四襟衣有四片衣襟,后面两片衣襟缝在一起,前面两片衣襟打结,并和各种颜色的绸腰带系在一起,里面搭配用白绸或原色丝绸缝制的肚兜。
    穿四襟衣通常要配鸭嘴巾,头戴平顶斗笠。
    三婆衫是越南南方的传统服装,早期的三婆衫十分宽大,开衩到腰间,两边前摆均有大衣兜。
    至2o世纪7o年代,城市女性对其进行了改良,使其成为一种既具有民族性又时尚的服装。
    改良后的三婆衫,胸部和腰部被收紧,使之更贴紧女性的身体。
    衣袖和袖口也进行了各种创新,并采用西方的剪裁方法,加上莲叶型、燕翼型、西服型等翻领。
    很多时候,人们干脆去掉两片前衣襟的口袋,以使三婆衫更加轻盈飘逸。
    古代越族人从择偶到成亲要经过六个主要仪式,即:纳采、问名、纳吉、请期、纳币和迎亲。
    封建社会结束后,这些仪式被简化,仅剩下提亲、订亲和迎亲。
    提亲是男女双方家庭互相见面,正式建立起两家的婚姻关系。
    男方家到女方家,请女方家允许男女双方在做出结婚决定前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以进一步了解对方。
    提亲之后是订亲,订亲的聘礼是根据女方家提出的要求准备的,通常包括槟榔和蒌叶、酒、茶叶、冰糖莲子、糕点等。
    彩礼将放在女方家的供桌上,并上香祭祀。
    随后,一小部分彩礼将退还男方,作为“回礼”
    ,其余部分将分成许多小份,之后随喜帖分给亲朋好友。
    订亲仪式上,双方将定下迎亲的良辰吉日和婚礼的各项程序。
    订亲之后是迎亲,包括“请新娘”
    和“迎新娘”
    两项仪式。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