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春暖女儿香(第2页)
每届春闱之争,入京赶考的天下举子,都不下数千之数,但最终能位列三甲,不过是其中极少数人。
这是比院试丶乡试都更加残酷的大浪淘沙,所有举子都会不惜一切,倾其所有,甚至无所不用其极,也要博取这科场最终荣耀。
这些赶考的举子,在春闱到来之前,便已开始仕途功名竞争的鏖战,只是他们采取的手段和方式,各有不同。
有人到京之后,足不出户,闭门苦读,想要靠着真才实学,博功名于天下。
有人到京之后,呼朋唤友,拜谒高官名流,钻营考官府邸,既为增长自身名望,也寻摸一些科场机缘……。
神京在雍州之列,作为雍州乡试解元贾琮,自然也在这股浪涌中引人瞩目。
而前番朝廷遴选春闱主考官,礼部大宗伯郭佑昌和太常寺少卿郑俨,两人都意外落选,卷起的市井风波谣传至今不息。
几乎所有入京赶考的举子,都听说了这则传闻,因涉及春闱主考官,以及上届雍州乡试解元,一下吸引了所有举子的关注。
牵扯春闱夺魁天下的风潮,总能成为举子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于是在无形的推波助澜之下,荣国血脉丶文武双得丶宏文立言丶一战封爵丶书词名动天下等诸多耀眼光环。
让上届雍州乡试解元贾琮,很快成为本次春闱的灼热焦点,几乎所有入京赶考的学子,目光都汇聚到宁荣街上那座恢弘的伯爵府。
……
宁荣街,伯爵府,西角门。
聚集着三四个青袍儒巾的举子,形状有些焦急的等在门口。
其中一个二十多岁的举子,容貌普通,身材修长,一双眼睛灵活有光,颇有几分神采。
他望着高大富丽的伯爵府邸,以及黑底金字的威远伯府门匾,目光中颇有艳羡向往之色。
对身边的同伴说道:「宜淳兄,你我都是双十之龄便过了乡试,即便在科举鼎盛的江南之地,也算是早卓越之辈。
听说这贾玉章今年才十五,竟然早就中了乡试解元,比我等还要胜过几筹,当真让人惊异。
」
那被称为宜淳兄的学子,也是二十左右年纪,神情从容淡定,一身的书卷气息,在同行中显得有几分不俗。
他微笑说道:「这贾玉章十岁就被邀请入楠溪文会,还能在文会上写出『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之句,才情卓绝,非同凡响。
你我十龄之时还在乡间淘气呢,更不用说他后来几词作,每都足以鼎立士林,流芳百世,这样的人物,少年中举,有什麽奇怪的。
只是他有这等旷世词才,却似乎不太热衷此道,自在金陵做出那两新词,两年时间竟无新作传出,倒是可惜了。
」
那容貌普通的举子,性情有些急性子,在西角门口来回走了两趟。
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府上家人已拿了我们帖子进去,这已过了许久,怎麽还没一点动静。
」
同行的一位年纪较大的举子,似乎见过些世面,抚须微笑道:「希文稍安勿躁,这伯爵府听说原先是宁国公府,不比普通人家府邸。
而且这位威远伯承袭双府,也有可能他今日在荣国府,国公府邸门户重重,地方广大,传递信息需要些时间,也在常理之中。
」
那被叫做希文的举子,听了同伴这话,神情有些愣。
喃喃说道:「他这排场可真是不小,昨日北静王府开文会邀宴,堂堂王府进出,也没他这里这般迟怠繁琐……。
」
那名叫宜淳的举子微笑道:「你们定要来拜见这贾玉章,我就说过多半是见不到人的,如今总信了我的话。
」
那希文说道:「虽然他是国公勋贵,身上还有正经官身,但他既然下场春闱,与我等便是同年之谊。
他既能写出华美词章,又是饱学情怀,总不至于自傲身份,不屑于交往我等白身之人,那未免太自坠风度了。
」
那宜淳笑道:「自傲身份倒不至于,我到了神京便听说,威远伯虽出身国公门第,但幼时微寒,天下皆知,所以性子有些孤僻。
听说他日常除了上朝入衙,极少外出交际游宴,常日都居府不出,自得其乐。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