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控制坤沙掌控金三角


    曹昆相中的是金三角这片区域,它距离最近,却也是混乱程度最高的地方。
    在拓展业务必须小心翼翼,但过于谨慎又难以迅扩展。
    他完全可以整合当地的社团力量,然而只要一涉及武装冲突,便会立即引起警方注意;一旦出现装甲车辆,更会招致驻港英军的高度警惕,因此难以有所作为。
    可一旦踏入金三角,局面则完全不同。
    于是,曹昆亲自前往金三角,拜会了这片土地上最具影响力的坤沙。
    他决心要将坤沙纳入自己的麾下。
    有人或许认为曹昆的想法荒诞不经,怎么可能实现?
    如今,他麾下掌控着数万之众。
    许多人认为坤砂并非自己人,认为非我族类其志难测。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坤砂体内流淌着我们的血脉,在他因当地人的背叛而入狱后,他对华人群体的信任愈坚定。
    在他的势力范围内,高层几乎全由华人担任,连当地人也觉得他深受汉文化熏陶,汉化程度极高。
    坤砂的地盘上,无处不见汉文化的深深烙印。
    但凡有掸文之处,必定能看到汉字的身影。
    在这里,孩子们从小就要学习中文,先掌握汉语,随后才是掸文与英文。
    军中的号令皆为中文,战前动员亦以中文进行。
    他的居所处处彰显中华传统风格,布局井然有序,装饰品也尽显中华文化特色。
    甚至连饮食习惯,他都保持纯粹的中帼云南风味。
    为何坤砂对汉文化情有独钟?只因他本就拥有汉人血统,且当年他身陷囹圄时,正是汉人将他解救出来!
    ……
    数年前,缅东北某位丹定上校向坤砂出一封看似寻常的“急件”
    ,意欲邀他参与一场所谓的紧急军事会议。
    坤砂未曾察觉到危机潜伏,他对眼前这场精心布置的“鸿门宴”
    毫无所知,甚至对自己的地位产生了错误认知。
    他认为自己在地方官府中举足轻重,便只带了几名随从便贸然出行。
    抵达目的地时,等待他的并非盛宴,而是冰冷的枪口。
    这一刻,坤砂才恍然大悟——自己已深陷圈套。
    自此,坤砂在仰光的监狱中度过了四年光阴。
    传闻称,支撑他熬过这段漫长岁月的,是一部《三国演义》。
    狱中的日子让他领悟了忠诚与背叛、奸诈与谋略,更坚定了他作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英雄的信念。
    然而,在坤砂入狱期间,他的势力因缺乏领导而接连失利,被地方军队打得溃不成军。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新近招揽的参谋长张苏泉展现了惊人的能力,不仅稳住了局势,还成功扭转了颓势。
    张苏泉出身于辽宁庄河,是一位地道的东北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十期。
    他思维敏捷,战术灵活,边打边撤,隐匿于山林间休养生息。
    深知“名不正则言不顺”
    的道理,张苏泉巧妙地利用当地少数民族与地方官府之间的矛盾,将坤砂的势力重塑为“掸邦军”
    ,赋予其正义的名义。
    张苏泉竭尽全力营救坤砂,深知正面交锋胜算渺茫。
    他抓住时机,派得力下属于1973年4月16日泼水节这天,在掸邦府刺杀了两位苏殓医生。
    经过重重波折,连当时的泰帼参谋长都参与调停。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