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高太后 太子果然这么说的吗(第4页)


    这是大宋斗争的潜规则。
    宰执大臣,只要不犯下确凿的十恶不赦的大罪,不管犯了多大的错误,只要他肯上表请罪出外,大都都会点到即止,很少有穷追不放的。
    这是士大夫的特权。
    不过,王珪犯的事,委实有些大。
    最紧要的事,他被人抓了现行!
    都堂上,当着其他宰执,当着在都堂屏风后面记录的中书舍人,居然敢说那种话?
    真是老糊涂了!
    案之后,无论是高太后,还是向皇后,闻得奏报,都是震怒不已。
    向皇后的怒火,很好理解。
    母子一体,王珪不忠于太子,就是不忠于皇后。
    高太后的怒意,在石得一看来,就多少有些欲盖弥彰。
    “弹劾左相?”
    赵煦假作惊讶:“为何?”
    石得一对王珪本就没有好感。
    而王珪犯的又是那等大罪,他自然就不可能替王珪遮掩——也遮掩不了。
    石得一知道,太子殿下,有他的消息来源。
    刘惟简、冯景,每天都会来殿前,给这位殿下请安。
    他们到了太子面前,太子一问,肯定什么都知道了。
    于是,石得一答道:“启奏太子殿下,乃是左相日前,都堂妄言:立储乃是天家家事,外廷不要管它!”
    “此言为中书舍人所记,录入国史归档,御史们闻之,群情激愤,皆以为左相‘身怀不测之心,且具乱臣之行’、‘辜负皇恩、妄为人臣’,论罪则当死!”
    赵煦听着,嘴角微微翘起。
    论罪当死?
    大宋百年来,什么时候杀过侍制重臣了?何况是宰相!
    ?
    信不信,真的要杀王珪的时候。
    不止是现在在朝堂上的所有大臣,包括好似恨不得王珪去死的御史台御史们,都会哭着喊着来求情。
    便是那些出知在外的元老重臣们,也都会排着队来求情。
    要知道,现在司马光、吕公著、文彦博、韩绛、韩维,甚至王安石都没有死。
    他们能不知道,这个先例万万开不得?
    死都会保住王珪体面的!
    而这些元老的影响力,是足以救下王珪的。
    王珪最终,可能只是被贬偏远军州。
    甚至说不定,能带一个资政殿学士的头衔致仕。
    赵煦能让王珪这么轻松过关?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